关闭广告

暴增14.4亿!90后亿万富豪,难关已过

侃见财经2253人阅读

当一门抽象的生意被具象化,那么他的商业模式,一定有可圈可点之处。

作为一家成立九年的运动科技公司,Keep似乎已经开始摆脱“水逆”期。其不仅在业绩方面,开始稳步盈利。股价方面也摆脱此前跌跌不休的状态,开始逐步回暖。

据统计显示,自二月低点至今年最高点五月初,Keep股价涨幅最高超过了150%;尽管之后有所回落,该公司涨幅也接近60%。

市值也从最低18.14亿港元,上涨至32.54亿港元。



由此可见,Keep最终还是经受住了市场的考验,逐渐实现了自我价值的回归。当然,从市场大环境来看,Keep并不是个例,而是新生代互联网企业所必经阶段。

回头来看,大约十年前,一波轰轰烈烈的互联网浪潮席卷了各行各业,“互联网+”的概念让许多传统行业焕发了生机。例如共享单车领域诞生的两家独角兽企业、潮玩领域诞生的泡泡玛特、出行领域诞生的滴滴、互联网电商行业诞生的拼多多……

当时,市场一片欣欣向荣。资本对于企业的考量就只有——用户增长数据。在各种补贴的加持下,一年成为独角兽企业也不是稀奇事。

在这种背景下,作为大健康领域的明星赛道,健身行业线上化也成为了市场关注的重点,于是Keep就孕育而生。

同大部分互联网赛道的创业企业一样,Keep成立之后,也面临着用户增长问题以及盈利问题。但好在这个赛道足够的大,理论用户也足够的多,Keep只需要跑通自己的商业模式,就能完成商业的闭环。

幸运的是,作为90后的王宁和Keep也最终解决了部分商业化的难题,让企业往前走了一大步。

2023年7月,Keep终于在港交所挂牌,成为了一家公众公司。上市之后,Keep一路高歌猛进,市值一度突破了220亿港元。在当时的市场环境下,取得这样的成绩并不容易。然而,这样的高光时刻并未维持太久,随着市场的震荡,Keep股价也开始一路暴跌,最高跌幅甚至超过了90%。

但站在更高的层面,经过下跌的洗礼,经历完所有的挫折,企业才能更高、更快的进入新阶段。

“水逆”期结束

进入到2021年之后,由于市场整体环境的变化,企业的融资环境开始收紧,对于一些靠着“烧钱”发展的企业而言,面前就只剩下了两条路:

第一,短期快速结束烧钱模式,进入盈利阶段。很显然对于很多互联网创业企业而言,难度相当大;

第二,快速实现上市,通过IPO方式募集一笔资金,以保证未来发展所需的现金流,但在当时的市场环境下,这条路也并不好走。

除此之外,如果上述两条路都走不通,那么就只能通过卖掉一些优质项目或者资产,以求先“活下去”,其中不少已经上市的香港18A公司就是通过,卖掉部分优质的管线,获取部分宝贵的现金流,支撑公司继续运营。

Keep则就属于快速进入盈利阶段的一类公司。

根据招股书显示,2020年到2022年,Keep的营收从11.07亿元、16.19亿一直涨至22.12亿元,相应的亏损也从巨亏22.40亿、29.08亿,减亏至1.05亿。但值得注意的是,此时Keep并未扭亏。

但庆幸的是,到了2023年中期,其业绩就实现了扭亏为盈。2023年上半年其营收为9.85亿,净利润达到了11.95亿,在非国际财务报告计量下,经调整净亏损为2.23亿。



上市之后,Keep遭到了资本市场的热捧,市值短暂的突破了220亿港元。但是资本市场给的甜头,很快就变成了大棒。

短暂的上涨带来喜悦,突然就成为了下跌的动能,短时间超过90%的跌幅,让Keep和王宁意识到了资本市场的残酷。

在公司基本面未发生大变动情况下,出现如此大跌,当时侃见财经就认为:

第一,是市场大环境问题以及流动性问题;

第二,是因为公司股份解禁的问题,这点在其他港股上市公司也都比较常见;

第三,是公司商业模式的问题,而这点恰恰是Keep的“软肋”。为了寻求更好的商业模式以及赚钱方法,王宁只好带领Keep继续探索和寻找。

好在一切的努力也都没有白费。

今年二月之后,Keep股价开始谷底反弹,最终走出了跌跌不休的趋势,最高暴涨超过150%,而这一切的背后,则是Keep业绩在市场最直观的反映,如果Keep业绩继续向好,经此一遭之后,也就真的实现了业绩的“去伪存真”。

Keep的新驱动

对于Keep而言,核心盈利能力提升,公司才能高质量的发展。

此前Keep发布的2023年财报就能窥探一二。

Keep年报显示,2023年总营收21.38亿元,归母净利润为11.06亿;在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净亏损2.95亿元,亏损同比收窄55.7%;同时⽑利率明显提升,从2022年的40.7%提升至45.0%。

从财报来看,其营收的下滑对于公司发展而言,意味着业绩已经进入瓶颈期,这点从用户规模上也能直观感受到压力。

财报显示,2023年Keep的月活跃用户数量为2975.6万名,相比2022年的月活减少了663.2万名,同比下滑了18.22%。同时,平均月度订阅会员数量为319.3万名,同比减少了42.8万名,下滑了11.82%。

但此前侃见财经也指出,这是Keep业绩的“去伪存真”的必由之路。



从Keep营收结构来看,目前Keep的收入主要由三部分构成,分别是自有品牌运动产品、线上会员及付费内容、广告及其他。

2023年以前,自有品牌运动产品是公司的第一大收入来源,该业务收入占比由2019年的60%逐渐降至2022年的51%,广告收入占比也由17%降至8%。与此同时,线上会员及付费内容收入占比由23%逐年递增至2022年的40%。到2023年,线上会员及付费内容收入为9.96亿元,其一举超越了自有品牌成为了公司第一大收入来源,收入占比达到了47%,而自有品牌下降收入占比下降至44%。

该公司也在财报中表示,由于电商消费者信心低于预期,影响了自有品牌运动产品的收入,以及公司对新产品扩张和市场策略都采取相对审慎的策略。

但是,我们认为自有品牌运动产品收入的下降并非一件坏事,线上会员及付费内容才是公司最深的护城河。

在当下复杂的市场环境当中,Keep一直保持着较强的用户黏性,对于公司未来的发展而言,用户的付费意愿逐步增强是一件好事,这能稳步提升公司在资本市场的竞争力,也能继续提高公司的毛利率,可谓一举多得。

侃见财经认为,公司营收结构的调整,恰巧是业绩“去伪存真”体现,此番调整也说明了Keep既找到了突破天花板的增长方式,又建立了护城河。因而,从这个角度,Keep平稳的度过“水逆期”也是一种必然。

综合而言,当下的市场对于互联网公司的考量已经从用户增长过渡到了对业绩的考量,经此一遭之后,Keep也能更加顺应市场,从而走上高质量发展之路。

版权与免责声明:本文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自己责任及连带责任。
猜你喜欢
精彩推荐

5 月份特斯拉 Model Y 欧洲销量暴跌,从冠军宝座跌至第 18 位

IT之家 浏览 16185

日产关闭工厂,与比亚迪对油车市场的蚕食,有很大关系!

郑谊 浏览 2334

12.98万起售/综合续航1000km 星途追风C-DM上市

网易汽车 浏览 2423

斯卢茨基:训练没强度意味着没质量,必须保持高强度、高节奏

直播吧 浏览 2485

看了这些春季穿搭才发现,“优雅风”显气质!40岁女人试试看

静儿时尚达人 浏览 2373

成龙金字招牌彻底崩塌,AI换脸辣眼睛,情怀还能卖几回?

最爱酷影视 浏览 2292

为什么不建议买理想MEGA的大象灰版本?不是花一万块,而是安全性

车有梗 浏览 2375

吴京“宠妻”翻车后,谢楠终于回应了:我不离婚!

GirlDaily 浏览 2375

对话曹东杰:猛士的电动豪华越野有多猛|汽势封面

汽势传媒 浏览 2473

体内基因疗法可以重复给药?一项临床概念验证表示“可以”

澎湃新闻 浏览 18711

泽连斯基称不排除通过中间方谈判的可能性 克宫表态

环球网资讯 浏览 2290

比亚迪仰望 U8 豪华版推送 OTA 升级,支持“近距代客泊车”功能

IT之家 浏览 15773

董宇辉帮刘德华卖掉60万张票,宁浩说妈妈让他多向小董学习

澎湃新闻 浏览 2446

美防长亲口承认对乌支持“利好”美经济

国际在线 浏览 2355

突发!曝小鹏汽车重大转变!

电动知家 浏览 21214

夏季想要穿搭更时尚,从认识自己的身材开始

Yuki时尚酱 浏览 2287

葡媒:C罗、鲁本-内维斯和奥塔维奥将缺席葡萄牙与爱尔兰友谊赛

直播吧 浏览 2274

黄奕和女儿开心出游,11岁铛铛颜值变化大,获赞高级脸

好丹 浏览 2535

凯迪拉克锐歌将在3月迎来软件升级 国内用户有望同步

智车情报局 浏览 16094

2005→2024!官方晒詹姆斯首次全明星和今天的扣篮对比

直播吧 浏览 2425

预售21.99万元起,蔚来旗下乐道L60银色实车曝光

IT之家 浏览 15941
本站所有信息收集于互联网,如本站收集信息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Copyright © 2020-2024,版权所有 xingchentong.com
沪ICP备2001795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