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广告

2名美国宇航员难回地球 美方或求助俄罗斯联盟飞船

经济观察报2360人阅读


两名美国宇航员能否安全回来引关注 图为资料图

经济观察网 王义伟/文 两名美国宇航员6月5日乘坐“星际客机”飞船升空进入国际空间站,原定6月14日返回地球,但因飞船故障,迄今未归。

这件事情正在全球范围内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

他们能回来吗?他们能安全回来吗?

这个问题太专业了。有记者采访全国空间探测技术首席科学传播专家庞之浩。庞专家回答提问时,全程引用了美国波音公司和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下称“NASA”)说法,没有发表自己的意见。笔者猜测,庞专家应该有自己的判断,但是这个事情太敏感、专业性极强,他作为传播专家,确实不便给出预测,这是可以理解的。

综合波音和NASA的说法,以及其他相关信息,可以归纳出以下几条要点:

第一,波音制造的这款星际客机飞船,技术上确实不成熟,原定发射日期被推迟,发射前故障频发。

第二,飞船带病升空,一方面说明波音方面有巨大的压力,太需要一次成功证明自己;另一方面也说明,波音和NASA判断飞船的故障属于小毛病,并不影响此次任务。

第三,根据媒体报道,飞船升空之后发生了预料之外的情况,有另外的四次氦气泄漏以及一个发动机的故障。这些新情况导致飞船无法按计划返回。

第四,波音和NASA正在完善应急方案,这两名宇航员仍有可能乘坐飞船返回地球。

第五,万一两名宇航员不能乘坐原来的飞船返回,还有两个备选方案:一个是马斯克的SpaceX公司发射龙飞船将人接回,一个是用俄罗斯的联盟飞船将人接回。这两款飞船都是成熟的产品。其中联盟飞船自20世纪60年代首飞,一直运行良好。龙飞船也有10次载人飞行经历,稳定可靠。当然,这两个方案都将打乱国际空间站正常的宇航员往返次序。

第六,有自媒体暗示两名美国宇航员加快了国际空间站的食品消耗,并产生了一定程度的风险。这个问题应该是不存在的,因为国际空间站有定期的物资补给。另外,在两名美国宇航员到来之前,国际空间站有7名人员驻守,多两张嘴而已,短期内不会发生食品短缺的问题。

综上,两名美国宇航员安全返回地球大概是没有问题的,只是时间不能确定。

这件事情的背后有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太空探索的未来。

冷战时期,太空探索的格局是美苏较量,美国载人登月成绩亮眼,苏联则在空间站建设方面持续发力。从礼炮1号到礼炮7号,苏联往天上发射了7座空间站;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又建造了和平号空间站。上述8个空间站虽然规模不大,都已退役,但俄罗斯也因此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冷战结束后,太空探索迎来大合作时代,最重要的标志就是美国牵头16个国家建设的、目前正在运行的国际空间站。说是16个国家,事实上真正挑大梁的,是美俄两国。美俄在国际空间站方面的合作是很深的。在美国航天飞机退役之后的很长时间内,对国际空间站的人员、物资输送都由俄罗斯完成。即使俄乌冲突爆发,美俄关系十分紧张,这种合作也没有停止。美俄最近的两次合作,是今年3月23日,俄罗斯“联盟MS-25”飞船载人前往国际空间站,4月6日俄罗斯“联盟MS-24”飞船载人返回地球,两次任务乘组中,各有一名美国航天员。

这种国际空间站模式的合作,随着美俄关系恶化以及国际格局的演变,已经走向末路。

美国已经决定在2030年将国际空间站正式除役。为此,NASA给了马斯克的SpaceX公司8.43亿美元,让其制造一种类似太空拖船的装置,将国际空间站拖离轨道,坠入南太平洋。

接下来,美国将协助私人公司,在近地轨道开发商业空间站。

在月球探索方面,美国制定了一个《阿尔忒弥斯协定》(Artemis Accords),截至2023年年底,有33个国家签署了这个协定。这个协定是2020年出台的,彼时美国希望在2024年将宇航员送上月球。现在看,这个愿望大概率是要落空了。

俄罗斯往哪个方向走,还是未知数。

欧洲航天局在与中国进行了几次试探性的合作之后,对于继续合作意兴阑珊。

由此,太空探索呈现出了多头并进、分分合合的局面。

笔者期望在不久的将来,太空探索能再次进入全球大合作时代。毕竟,这是全人类的挑战,除了精诚协作,人类别无选择。

延伸阅读

嫦娥六号携月背采样成功返回,外媒:一个愚蠢的原因让NASA不能研究宝贵样本

“有一个极其愚蠢的原因使得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科学家无法研究中国惊人的新的月球岩石。”科技新闻网站“未来主义(Futurism)”6月30日以此为题报道,关注美国在中国探月工程取得又一重大成就之际面临的尴尬处境,即美国此前在对华航天合作方面的“沃尔夫条款”禁止该国研究来自中国的月球背面采样,对此这家媒体直言,美方这一操作“极其愚蠢”。

据新华社报道,6月25日14时7分,嫦娥六号返回器准确着陆于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工作正常,探月工程嫦娥六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实现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样返回。另据央视新闻报道,26日下午,探月工程嫦娥六号返回器举行开舱活动,为嫦娥六号任务工程实施阶段画上圆满的句号。



6月3日,嫦娥六号携带的“移动相机”自主移动后拍摄并回传的着陆器和上升器合影 新华社发(国家航天局供图)

“这次任务让国际科学界兴奋不已。”“未来主义”网站报道称,随即话锋一转,“但有一个国家将被禁止深入研究这些极其罕见的样本,就是美国。”报道随即提到开篇中那个所谓的“沃尔夫条款”。

据介绍,受阻于美国国会2011年通过的“沃尔夫条款”,中美官方航天合作长期处于“冷冻”状态。由美国前国会议员弗兰克·沃尔夫起草、推动的这一条款,以立法形式禁止中美两国的双边航天合作。但实际上,依据“沃尔夫条款”,“例外”也存在可能性,只不过NASA须说服国会和联邦调查局,与中方接触和合作“不会造成导致技术、数据或涉及国家安全或经济安全的其他信息转移到中国或中国公司的风险”。

“未来主义”网站称,美国“沃尔夫条款”原本是想要“向中国施压”,但过去十余年来美国“期望的变化”并没有实现。相反,中国在航天领域取得了长足进步。

关于“沃尔夫条款”与嫦娥六号,中方6月底曾作出回应。6月27日下午,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探月工程嫦娥六号任务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国家航天局副局长卞志刚回应中美在太空领域开展合作的可能性时表示,在同美方开展航天领域合作交流上,中国一直持开放态度。但是,美国“沃尔夫条款”阻碍了中美航天合作,这是障碍根源。如果美方真的希望能跟中国开展正常的航天交流,应当采取切实的措施清除障碍。



图为国家航天局副局长卞志刚资料图,他表示在同美方开展航天领域合作交流上,中国一直持开放态度

“未来主义”网站还提到,尽管有所谓“沃尔夫条款”,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认同这样的想法。报道称,中国国家航天局国际合作司负责人刘云峰在6月27日新闻发布会上对记者说:“中方欢迎各国科研人士按照有关流程提出申请,共享惠益。”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沃尔夫条款”,这不是美国第一次在航天领域在对华合作上“犯难”。2023年10月,中方宣布嫦娥五号月球科研样品将面向国际开放申请。香港《南华早报》去年12月1日披露,NASA向其内部人员发送电子邮件,告知后者该机构已寻求让美国国会在对华航天合作方面的禁令“沃尔夫条款”上开“绿灯”,允许研究人员申请获取并研究中国采集到的月球科研样品,原因是中国采集的样品具有“独特价值”。不过《南华早报》还称,上述电子邮件同时也提及,为此次研究申请“开绿灯”是一个特例,“这项津贴专门适用于嫦娥五号任务样本;有关NASA资助项目与中国开展双边活动的正常禁令仍然有效。”

版权与免责声明:本文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自己责任及连带责任。
猜你喜欢
精彩推荐

环球:日本没有资格对中国军费说三道四

环球网资讯 浏览 2447

政协委员在镜头前摸了摸鼻子 现场的记者都跟着做起来

上观新闻 浏览 2465

中金公司评美联储降息:3月过早,5月不迟

网易财经 浏览 2416

科学家用纳米技术递送生命活动调节指令,开发重大疾病治疗新策略

DeepTech深科技 浏览 15976

穿越军事分界线 朝鲜人民军为何"进入"韩国?

中国新闻周刊 浏览 2302

斯通斯长传成功率64.9%,本届欧洲杯所有后卫中最高

懂球帝 浏览 2328

以色列官员:预计本周批准马斯克旗下星链服务

财联社 浏览 15222

长城NOA系统勇闯重庆 魏建军:挑战智驾上限

网易汽车 浏览 2280

新能源品牌销量目标完成率普遍难看

帮宁工作室 浏览 2272

高迪预测英超天王山之战:看好蓝月亮客场不败

直播吧 浏览 2440

独家对话招行行长王良

21金融圈 浏览 2425

韩军在朝韩军事分界线附近重启炮击训练

央视新闻客户端 浏览 2273

古尔曼披露苹果汽车项目细节:多种设计方案均为面包车

IT之家 浏览 16005

马斯克否认非法使用毒品,炮轰爆料媒体:不配当厕纸

网易科技报道 浏览 15548

马斯克向左,黄仁勋向右

汽车公社 浏览 2322

蔡英文是否会登上太平岛 台议论纷纷

环球网资讯 浏览 2331

超80部电影定档,2024暑假档成龙沈腾马丽神仙打架,谁能成黑马?

毒舌电影 浏览 2248

我军开始用机器狗“巡山”了!

环球时报新闻 浏览 2237

凶多吉少?巴西美洲杯小组赛仅1胜8强战乌拉圭 维尼修斯停赛

Emily说个球 浏览 2256

已蒸发5500亿美元……

边际财经实验室 浏览 2211

零碳快报丨2023年氢能经济投资达到340亿美元;中科固能完成近亿元天使轮融资

零碳风云 浏览 2436
本站所有信息收集于互联网,如本站收集信息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Copyright © 2020-2024,版权所有 xingchentong.com
沪ICP备2001795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