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收益率最高的理财是啥?是不吃晚饭……
这是网上很火的段子,说对普通人来说,收益率最高的理财,不是股票,是不吃饭。
别笑,这是段子,也是血淋淋的现实!
![]()
若每日省下30元晚餐费(约每月900元),按余额宝1.08%年化收益率计算,相当于拥有100万本金产生的日利息。
这什么概念?
相当于,你晚上不吃饭,效果等同于你手里有100万本金每天的利息。
一年节省1.08万元,对月薪5000者而言,相当于年化18%的收益,轻松跑赢绝大多数理财产品。
100万啊,年化18%啊,放这年头简直了!
不吃晚餐还能降低肥胖、三高风险,间接省下每年数千元的体检和药物开支。
如果能把夜宵、奶茶、烟酒等非必要消费省了,那简直就是更易操作的“强制储蓄”。
玩梗归玩梗,也变相反映出两个问题:
一是大家的消费欲望降到了极致,连最基础的餐饮消费都想省掉!
二是,国内的低风险理财收益,真的太低太低了!
还有“30万存款定律”,这个梗也火的很。
而事实上,央行数据更是戳心:
——2024年,国内人均存款仅为9.6万,存款超过30万的仅占总人口的1.5%,
这并非普通人一辈子挣不到这么多钱,而是一旦存款突破30万,大家就会被各式“中产镰刀”盯上,一番折腾,哐当,又回到解放前!
资产荒,荒到了什么程度?
银行存款利率今年被按在地上摩擦……
2025年单上半年,国有大行和股份行存款利率集体调整就下调了3次,分别在1月、3月、5月。
年初到现在,短期定期(3-6个月)累计下调20-30个基点;
中期定期(1-2年)累计下调30-40个基点;
长期定期(3-5年)累计下调50-60个基点;
这还没完。
9月到10月,各地城商行和村镇银行紧随其后,开启了新一轮下调,各期限定期存款利率再降15-20个基点。
更有意思的是,部分银行存款利率出现了“倒挂”,3年、5年期利率反倒比1年期还低。
接下来,LPR肯定还会降,LPR降完,银行存款利率还要跟着继续降!
盘一遍,国内的资产收益率:
存款3年期,年初2%,现在降到1.45%-1.6%;
银行理财,固收类,开放式,年初2.5%-2.8%,降到1.69%-2.2%;
10年期国债,年初1.9%-2.0%,降到了1.6%-1.65%,历史新低;
高级信用债,年初2.2%-2.5%,降到了1.8%;
现金管理类理财,降到了1.5%-1.6%历史新低;
存款利率全年累计下调55 bp,理财平均年化收益率从上半年2.12%跌至三季度末1.69%。
存款利率步入“1%时代”、银行理财收益逼近历史低位、国债收益率创纪录下行,甚至低于日本水平。
国内资产收益率全面走入冰点,房子呢?还在持续跌,早已跌成负资产……
唯一可能有希望的,或许只剩下股市……
理财的核心是让钱生钱,这从未改变过。
改变的是什么?
前两年还只是“赚钱难”,如今不仅赚钱难,“守钱更难”!
投资逻辑已彻底转变:从过去的“追收益”转向“守本金”。
难的不止是我们,全球增长都拉胯,尤其EAP地区!
EAP 全称是 East Asia and Pacific,即东亚与太平洋地区。
我在社群里分享过很多内部报告,其中有一份世界银行报告显示,全球经济政策的不确定性依然很高,2025年全球增长预期一路下调。
![]()
1、G7增速每降1%,东亚太平洋发展中国家明年产出降0.6%!
主要源于外部需求减弱、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和金融条件收紧。
2、中国增速每降1%,会导致EAP地区其他发展中国家降0.3%。
![]()
尽管有些增速数据还不错,维持今天经济增长的措施未必有利于未来的增长。
什么意思呢?
例如中国和印尼当前的年增长率(约5%)超过了潜在增长率,而这主要来自政府的支持措施。
![]()
![]()
另外,报告称,财政赤字预计冲到8.1%,公共债务占GDP70.8%,这可能会限制2026年的刺激空间……
这个话题有点敏感,只能说这么多了,懂的都懂,感兴趣社群拿原报告。
“房地产可能不会大救了?”
“要放弃房地产了?”
最近,网上这类声音不断,很多朋友后台私信来问。
不是不想救,一直在救;
十五五中怎么说房地产的?其实就十个字:“推动房地产高质量发展”。
大会之后,有什么动静?
1、住建部提了个《好房子》标准;
2、大力推现房销售。
天水市已经率先发文,
1、2025年起将逐步提高现房销售比例,鼓励房企现房销售;
3、
主体结构封顶才发预售证,预售去化50%以上,才发下批预售证;
4、
工程进度慢被投诉多的,不发预售证,实行现房销售。
不是不想救起来,是难度太大。
看数据:
1—9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67706亿元,同比下降13.9%;
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72299亿元,同比下降8.4%
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65835万平方米,同比下降5.5%;
新建商品房销售额63040亿元,下降7.9%;
![]()
2025年1—9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下降0.5%,
为2020年9月以来首次负增长,主要就是房地产投资拖了后腿!
不止大陆,香港同样很难。
为什么顶级投资公司和大佬们,今年都在快速抛售香港商铺?
看这两张图就明白了,
![]()
左边,香港商业房产的价格走势图;右边是商用物业的成交量走势。
2023年以来,价格直线下滑,交易量快跌到地板上了。
所以,房地产的结果,可能要靠时间,靠时间来一点点去化、修复、摸底。
大家手里都有房子,不少人还在高点买了好几套,都在套着,明年可能还会继续跌一些。
咋办?这还真是个头疼的事儿,根据自己情况,要么割肉止损,要么硬扛!
今天盘完一遍,唯一能赚钱的机会,可能就是股市了,或者换个地盘出海……
普通人最大的资产,不是银行卡余额,而是能否跟上时代节奏的判断力,跟对趋势一路跑出来!
现在每次开大会、发政策,大家都只能看到通稿,为啥都不敢分析、解读、评论?懂的都懂。
文章和直播,公开场合能说的真话越来越少,有说的也只能浅浅一聊,这就是我坚持做私密圈子的原因,我们必须要有一个能说真话、往深了说、敞开说的地方。
元旦前还有不少大会、大的政策发布,如果不写文章,咱都在私密群里解读、分析、探讨,每周有私密直播。
新进群的朋友,我刚拿到一份内部报告,几乎把所有资产配置都讲清楚了,股票如何择时?债券如何择时?行业、版块等分析的非常细。
想加入,下方长按二维码即可。